中国城市正经历从地上建设转入地下开发的新时代
新华网上海9月8日电(记者吴宇 涂一帆)近日举行的“2016第四届中国(上海)地下空间开发大会”传出信息:在地上建设高潮持续多年,地上建设趋于成熟之后,中国城市正迎来从地上建设转入地下开发的新时代。
据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秘书长傅德明介绍,目前,仅上海和北京两个中心城市,地下空间的利用面积已达6000万平方米,每年新增面积超过300万平方米。而在一些人口较多城市,快速增长的轨道交通、地下综合管廊以及众多城市综合体建设,带动地下空间开发迅速铺开,且呈现多样化、深度化、复杂化的发展趋势。而建设“海绵城市”理念的提出,更为地下空间开发提出了新课题。
傅德明认为,由于城市化进程面临土地紧张、绿地减少、交通拥堵、环境污染、内涝频发等严峻挑战,向地下要空间要土地、要资源,已成为中国现代化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,而地下空间开发特别需要科学规划、有序建设,系统建设、安全运营和综合利用。
据同济大学教授、全球城市地下空间研究会理事长束昱研究统计,“十二五”规划期间,中国地下空间开发规模年均增幅超过20%,短短五年间的开发量已占据现有地下空间总量的六成,正在成为世界地下空间开发大国。
在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赵宪忠看来,随着中国城市建设地上结构趋于成熟,未来应该是地下空间大发展的时代。依托多年形成的“世界土木建筑大国”的基础,中国应当在地下空间开发领域加大研发力度,将长期以来的“追赶、模仿”变为“引领和创新”。
中国工程院院士、解放军理工大学教授钱七虎强调,城市地下空间是宝贵的、有限的、不可逆的资源,相关规划应高起点、高目标、高瞻远瞩,特别应防范急功近利、头疼医头、脚疼医脚。如果相关规划失误或反复折腾,必然造成极大浪费。
钱七虎建议,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是一个跨行业、跨部门与单位的协同工程。为适应地下空间大发展的新形势,需要对城市地下空间的所有权、规划权、建设权、管理权、经营权、使用权以及有偿使用费的收取原则等作出明确的完善的具体规定。中国可以借鉴德国《城市建设法典》等海外先进经验,制定完善的地下空间开发和管理法规体系。
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,地下空间的发展与利用愈显重要,其施工技术也日新月异。赛诺技术,专注工程水密封20年,以增加地下建筑防水的可靠性与耐久性,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为目标,研发出多种地下工程防水与渗漏治理新型技术,弥补了传统防水材料与施工技术的缺点,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,解决了许多采用传统技术解决不了的施工难题,为中国地下空间的建设与开发做出应有的贡献。